關於我們

香港中醫藥研究院Hong K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以下簡稱「本院」或「HKTCM」),創立於2017年,係依據《香港法例》正式註冊成立,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法備案之法人團體,政府登記號碼為「67828089 – 004」。本院獨立於任何公私部門,不隸屬於政府部門、醫療機構或商業集團,具有明確法律主體地位與法人責任,為一所專注於中醫藥理論研究、文化傳承與國際學術交流的第三方中立型學術榮譽組織

本院設立之初,即秉持「守正創新、厚德濟世、智匯中華、通達國際」之理念,定位為香港本地發展、面向全國、聯通海外的高層次中醫藥研究平台,致力於推進中醫藥知識體系的現代詮釋、制度化表達與全球化轉化,並積極響應《中醫藥法》與《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等國家戰略文件精神,配合香港特區政府有關中醫藥發展政策,發揮橋樑與智庫功能。

法律定位與制度屬性

本院屬於非臨床型、非授業制之研究性組織,採行「開放組織、平台運作、智庫導向、榮譽架構」之制度模式,並設立以下組織架構:

決策機構:理事會「Board of Directors

理事會為本院最高治理與決策機構,負責制定發展戰略、審核年度預算、監督制度執行及重大事項審議。理事會成員由學術界、醫學界、法律界與公共事務專家組成,實行任期制,並設置常設監事制度以加強內部監察。

 

執行機構:院務委員會「Executive Council」

院務委員會為本院常設行政與業務執行機構,由院長主持,副院長、總秘書、各職能部門主任組成。其職責包括:項目推進、人事管理、財務執行、對外合作及日常行政事務等,具備全面組織與協調功能。

 

學術機構:學術顧問委員會「Academic Advisory Committee」

學術顧問委員會由國內外中醫藥、醫學科學、人文哲學、法律政策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組成,負責學術方向審議、質量標準指導、榮譽職銜審核及國際對話建議,為本院提供學術把關與發展諮詢。

 

專家機構:專家委員會「Expert Committee」

專家委員會由來自中醫藥、生命科學、公共健康、法律政策等領域的高級專家組成,旨在為本院學術決策、研究規劃、成果評審與對外交流提供專業指導與智庫支持,確保研究方向科學嚴謹、制度運作公正有效。

  1. 中醫基礎理論專家委員會

  2. 經絡學與氣機專家委員會

  3. 證候辨證專家委員會

  4. 中醫診斷學專家委員會

  5. 四診融合技術專家委員會

  6. 中醫臨床應用專家委員會

  7. 慢病中醫干預專家委員會

  8. 腫瘤中醫整合專家委員會

  9. 婦科與產科中醫專家委員會

  10. 兒科中醫專家委員會

  11. 中醫皮膚科專家委員會

  12. 骨傷與筋骨病專家委員會

  13. 精神與情志病中醫專家委員會

  14. 中醫腦病與神經病專家委員會

  15. 傳統療法(針灸拔罐)專家委員會

  16. 中藥藥理與複方專家委員會

  17. 方劑現代化研究專家委員會

  18. 中藥毒理與安全性專家委員會

  19. 道地藥材資源專家委員會

  20. 中藥製劑與製藥工藝專家委員會

  21. 中藥質控與標準專家委員會

  22. 中醫藥循證研究專家委員會

  23. 智慧中醫與AI應用專家委員會

  24. 中醫大數據應用專家委員會

  25. 數字脈診與智能儀器專家委員會

  26. 中醫藥在健康促進中應用專家委員會

  27. 體質辨識與調理專家委員會

  28. 養生文化與預防醫學專家委員會

  29. 抗衰老中醫策略專家委員會

  30. 中醫康養與長壽專家委員會

  31. 中醫藥與公共衛生專家委員會

  32. 疫病防控中醫策略專家委員會

  33. 中醫藥法規與政策研究專家委員會

  34. 中醫藥標準制定專家委員會

  35. 中醫藥知識產權專家委員會

  36. 國際傳統醫學合作專家委員會

  37. 中醫藥在「一帶一路」中推廣專家委員會

  38. 中醫文化與哲學基礎專家委員會

  39. 醫德倫理與醫道思想專家委員會

  40. 中醫教育制度改革專家委員會

  41. 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專家委員會

  42. 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專家委員會

  43. 中醫科技轉化與成果應用專家委員會

  44. 跨學科醫學融合專家委員會

  45. 中醫藥與生命科學交叉專家委員會

  46. 中醫藥與現代營養學整合專家委員會

  47. 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專家委員會

  48. 中醫藥對外學術交流專家委員會

  49. 中醫藥高端期刊與出版專家委員會

  50. 中醫藥青年學者發展專家委員會

 

研究中心:八大研究中心

根據中醫藥理論體系與現代科研方向劃分設立以下八大研究中心:

    • 中醫基礎研究中心(Fundamental TCM Studies)

    • 中藥研究中心(Chinese Materia Medica)

    • 臨床研究中心(Clinical TCM Research)

    • 科技融合研究中心(TCM & Technology Integration)

    • 養生與預防研究中心(Preventive and Wellness Studies)

    • 標準與政策研究中心(Standards and Policy Studies)

    • 文化與哲學研究中心(TCM Culture and Philosophy)

    • 教育與人才研究中心(TCM Education and Talent)

本院不直接提供臨床醫療服務、不承擔醫師執照審批、不介入產業經營活動,其主要功能在於高層次知識輸出、政策倡議、文化推進、理論深化與國際參與,並以香港為制度根基,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沿線拓展國際合作網絡,維持完全之學術獨立性、研究中立性與政策建議自主性

核心職能與研究方向

本院立足於中醫藥學術傳承與現代化轉化之核心任務,圍繞下列主題持續開展專項研究與政策倡議工作:

  1. 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生命科學的融合研究

  2. 中醫四診與數位診斷技術整合模型探索

  3. 中藥複方療效評估與多靶點機理研究

  4. 中醫藥文化、醫學倫理與哲學基礎研究

  5. 基於循證醫學的中醫臨床轉化路徑設計

  6. 傳統醫療知識資產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7. 中醫藥全球標準化參與與法規協調建議

  8. 中醫藥在智慧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中的功能定位

此外,本院亦發起構建「中醫藥國際對話機制」與「中醫藥白皮書/藍皮書系列」,對外發布高水準研究成果,強化香港在國際傳統醫學學術領域之制度話語權與專業形象。

榮譽職銜制度與國際參與

作為一所學術榮譽型機構,本院設有「客座教授」「榮譽研究員」「特邀學術顧問」等職銜體系,依據學術成就、實務貢獻與跨域影響力經專業評審後頒授,僅為學術性、名譽性身分認定,不構成僱傭或薪酬關係,所有任命均受《香港中醫藥研究院章程》規範約束。

如需申報,請訪問:香港中醫藥研究院榮譽職銜申報說明

香港中醫藥研究院將持續秉持學術中立、公正客觀原則,融合中華醫藥文化之深厚根基與現代科技之變革力量,致力於推動中醫藥在全球健康治理體系中的制度性融入,為構建具香港特色、兼容國際規範之現代中醫藥研究格局提供持續性智力支撐與價值引領。

歷史沿革

香港中醫藥研究院(Hong K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HKTCM)之成立與發展,源於香港社會對中醫藥文化價值之深層認同與對中華醫學現代化、國際化推進的現實需求。其歷程可劃分為「前期醞釀」「制度創設」「機構升格」與「功能拓展」四大發展階段,體現出從學術倡議到法定組織、從草根研究到智庫建構之多層轉型,具有鮮明的歷史邏輯與政策對接價值。

一、前期醞釀(2013–2016):

2013年起,香港多位中醫藥專業人士、文化學者與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共同發起設立一個具備本地根基與學術自主性的研究平台,旨在推動中醫藥的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經多輪研議,於2015年發起「Hong Kong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Medicine and Science」(香港中醫藥與科學研究中心),簡稱 HKRCCS

該中心為一個獨立運作、非政府資助質之學術研究平台,當時已開始圍繞中藥藥理、方劑規範化、數據記錄與中西醫理論比較等方向展開初步研究,並建立基本的資料庫與學術顧問團架構。

二、制度創設(2017):

隨著研究中心學術資源與社會影響力逐步提升,並配合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中醫藥高地」政策導向,原有中心於2017年正式完成組織重組與制度升格,經香港特區政府依法註冊並取得合法登記編號67828089 – 004,以「香港中醫藥研究院」之名重新設立,並以學術榮譽組織與第三方智庫形式定位,成為香港境內最早具備制度化中醫藥研究平台機構之一

同年確立四大制度性定位:

  1. 虛體編制,平台運作

  2. 學術導向,政策支援

  3. 榮譽性職銜設置,不涉職業執業授權

  4. 中立性研究,不隸屬政府、企業或醫療單位

三、機構升格與職能深化(2018–2021):

2018年起,本院全面推進「中醫藥+科技+政策」三位一體化研究體系,設立專題研究計劃包括:「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系列研究」、「中醫藥與健康政策法規協調研究」、「中醫藥標準與國際通行機制對接項目」。2020年起,本院深度探索香港《施政報告》中有關設立中醫藥科技產業平台政策,擴展至智慧中醫、健康數據治理、AI診療等前沿領域。

期間,榮譽制度正式啟動,增設客座教授、特約研究員、國際顧問等非營利性職銜,建立公開遴選、專業評審與嚴格登記制度,全面提升機構的學術信譽與對外合作公信力。

四、功能拓展與國際參與(2022–至今):

2022年後,香港中醫藥研究院啟動「白皮書工程」「文化共識平台」「中醫藥國際交流論壇」等標誌性學術項目,並參與WHO傳統醫學全球戰略倡議WIPO中醫藥知識資產框架討論ISO中藥產品標準建議機制等國際合作議題研究,強化香港在全球傳統醫學治理體系中的發聲地位。

本院亦正式啟用“hkrccs.ac.cn”作為主域名,繼承原「中醫藥與科學研究中心」網域傳承與資料資產,以維持學術延續性、文獻檢索一致性與國際溝通穩定性

香港中醫藥研究院將持續秉持「守正創新、厚德濟世」宗旨,依託香港之制度優勢與國際樞紐地位,深化理論創新、服務政策制定、推進標準建設、促進人才互動,致力於打造全球具影響力之中醫藥高端學術平台與文化價值引導機構。